告別生機盎然的春天,時間來到五月,眾所期待的五一小長假就在眼前。這個五一,難倒不打算去郊外親近一下大自然嗎?駕著自己的愛車徜徉在山青水綠的大自然中,卸下繁重的生活,好好的放松一下心情。什么?沒有車?沒關系,幫你推薦幾個靠譜的出行方式。
分時租賃
近年來,分時租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分時租賃以其方便簡單的租車流程、低到“超乎想象”的服務價格、良好的車況及整潔的車內環境一舉成為消費者短途、短時間自駕出行用車的..。相較于傳統租車平臺僅提供日租的服務模式,短時間租賃更貼切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在需要的時間段用車,用車結束后即刻可以取消租賃歸還汽車”的經營模式深受城市消費者的青睞。
反過來說,相較于傳統出租車或網約車平臺而言,分時租賃又能提供他們所沒有的“駕駛樂趣”,畢竟方向盤在自己手里,才是“.開心的事”。而且,較之出租車或網約車,分時租賃相對低廉的價格更成為一線城市消費者.為經濟實惠的選擇之一。
我國.早推出分時租賃業務的公司是由杭州車厘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所運營的車紛享平臺,2010年,該平臺開始在阿里巴巴商業園區投放了一支小型車隊,為園區內部工作人員出行提供便捷服務。在之后的幾年,神州iCAR共享車、滴滴分分租、GoFun 出行、華夏出行、先導出行、EVCARD、摩范、即刻出行等多家分時租賃運營平臺先后進入戰場,組成了如今中國分時租賃市場中堅力量。
每一個行業都有其***,分時租賃也一樣,北汽新能源旗下華夏出行便是其中之一。
2017年,北汽集團提出未來將由傳統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創新性企業大幅度轉型,在此重要機緣下,華夏出行應運而生。作為北汽集團轉型的標志之一,華夏出行承載著北汽集團“2.0轉型”的戰略重任,也是北汽集團在分時租賃領域進行的又一強勢布局。
據華夏出行官方網站介紹顯示,華夏出行定位于北汽集團旗下的出行服務平臺,除了在全國范圍內運營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之外,華夏出行還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伙伴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智慧園區項目、智慧旅游項目的開發及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等一系列服務體系。
除此以外,華夏出行還建設性的提出了“鏈合共贏”理念。華夏出行認為,城區停車位、充電樁、車輛牌照三大資源,未來將成為分時租賃企業有力的市場競爭壁壘。共享汽車盈利的本質問題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盈利成本的構成體系以及用戶完善的信用體系共同去解決,共享汽車的發展核心.終考驗的是一個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
在對于未來的規劃方面,華夏出行表示,預計到2020年,共享出行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近4000億元。華夏出行未來將繼續圍繞全出行產業鏈,基于“出行+增值服務”的大生態圈概念,實現為用戶提供一鍵下單的全方位出行及配套衍生服務。
短期租車
區別于分時租賃,短期租車業務起步更早、市場更為成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產生近乎顛覆性的變化,汽車租賃模式從傳統的線下門店租賃逐步向互聯網平臺轉移,撐起了共享出行的半壁江山。
汽車短租業務因其無須為車輛辦理保險、無須對車輛進行年檢維修,并且對于車型的選擇更為多樣、更為自由等諸多極具吸引力的優點,成為不少都市白領階層人士的選擇之一。通過租車來代替買車,對于在北上廣深杭等實行機動車牌照指標限制的城市生活打拼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一舉兩得”的良方。
我國的汽車租賃行業結合中國市場的獨特優勢,走出一條不同于世界其他國家的汽車租賃發展之路。按照運營主體劃分,我國的汽車租賃市場可分為三大陣營:
其一是傳統的汽車租賃公司,這些汽車租賃方扎根市場一線,普遍擁有線下門店實體經營,所運營的車輛根據公司規模大小而定,在互聯網企業興起前是整個行業的主力軍。
其二為互聯網汽車租賃平臺,如神州租車、一嗨租車、首汽租車等,這類企業總結歸納了傳統汽車租賃公司的歷史經驗與行業教訓,依托日漸成熟的互聯網基因,逐步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市場規模與資金鏈條,推動了中國短租市場進一步發展。
其三是由傳統汽車制造商所主導的汽車租賃企業,如上汽集團下屬EVCARD、北汽新能源下屬輕享科技、由華晨汽車參與的趕腳租車等。這些汽車租賃平臺背靠主機廠雄厚的技術積累與產品優勢,成為推動汽車租賃市場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這三大陣營中,.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的當屬第二陣營,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租賃行業的產業鏈不斷延伸,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兼并重組時有發生,普通大眾消費者對于該行業的認知也進一步提高,中國的汽車長短租行業將逐漸追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規模與發展程度。
綠色出行
當然,我們.為提倡的還是綠色出行。對于那些在城市周邊的休閑度假景點來說,一般都會有公共交通通聯。有時候,“保護環境”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需要我們切實做出行動才行。
現在,全國各主要城市的公交車,都向著“電動化、清潔化”轉變,各家汽車制造商也隨之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巴士,涵蓋了純電動、氫能源等多種清潔能源動力方式。內燃機的尾氣排放是城市空氣污染源之一,為此不少城市在推廣電動交通工具上不遺余力。用電動巴士替代柴油發動機為動力的巴士,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和改善城市空氣質量.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人統計過,巴士所消耗的能量,是普通轎車的30 倍。彭博社曾評論稱,“每1000 輛電動巴士上路,每天就有500 桶石油無處安放?!狈叛廴蚴袌?,截止至2017 年,有38.6萬輛電動巴士在運輸載客。預計到2025 年,在路上跑的電動巴士將到達120 萬輛,全球大約47% 的巴士實現電動化。
無論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我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假期,和家人在一起,才是.重要的不是嗎?
本文轉自環球網